千里走麻城 盛世谱华章

发表时间:2024/05/20 09:28:29  浏览次数:644  


                                                 ——四川刘氏宗亲赴麻城开展川鄂移民文化交流活动综述

      甲辰五月红似火,川鄂互动艳阳天。经与湖北省麻城市移民文化研究中心、孝感乡移民文化研究会、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的领导、专家协商议定,四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刘氏宗亲联谊会组织湖北迁川后裔于 5 月中旬赴麻城开展川鄂移民文化交流活动。本次汉文化活动由川刘会副会长兼汉文化委员会主任刘文杰教授带队,副会长刘朝伦、刘玉国等共约 17 位宗亲参加(名单附后),四川赴麻城代表团主要来自成都、达州大竹、广安邻水、雅安石棉、自贡富顺等地。活动主题有三:一是开展移民文化交流研讨,二是帮助麻城迁川后裔寻根问祖,三是部分宗亲回老家祭拜祖先。




交流移民文化 寻根问祖传喜讯

      12 日下午,来自四川各地刘氏宗亲先后到达麻城,受到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的热情接待。在聚福食府——麻城汉刘文化中心,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刘自力主持了欢迎晚宴,宣布了行程安排,表达了对四川代表团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欢迎。麻城汉刘研究会会长刘良燚、秘书长刘应成以及刘明西副会长、钟世武主任等著名专家分别讲话。



      13 日,四川赴麻城代表前往移民文化公园,参观了全国最大的以移民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建筑,在“谱堂”阅览了各种纸质族谱和电子谱本,参观了移民文化展览,并在高科技动漫厅合影留念。



      上午 10 点半,全体代表来到麻城市移民文化研究会会议室,双方共同举行移民文化交流。会议由执行会长刘自力主持,电视台记者专程前来采访。




      麻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景志(原市政协副主席)、副主任钟世武、移民公园景区陈主任、麻城汉刘文化领导和专家先后发表了文化感言。以及麻城汉刘文化主要领导分别发表讲话。王景志主任在讲话中,代表麻城市文化研究中心、麻城市移民文化研究会以及本地文史专家表达了热烈欢迎之情,并着重介绍了麻城历史上刘氏的发展情况,他说:刘氏出名人,刘氏出孝子,刘氏出勇者,刘氏还出移民世家。据不完全统计,麻城刘氏外迁人员已达五千人。刘氏还出进士和举人。麻城历史上,光明清两朝共产生了 137 个进士 476 个举人,其中刘氏就有 37 个进士和 72 个举人。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孝感乡里走出去的,如刘天和、刘守有、刘承禧、刘侨等等,他们是能臣、是忠者、是书家、是学者,是忠勇孝善的化身!他们就是你们在座大部分刘姓人的先祖,他们忠勇孝善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毛主席曾说过,连祖先不知道,何谈爱国呢?历史证明,一个不知来路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千山万水,万水千山,不忘初心,永远在路上。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绵绵的思念,不绝的情思……在此,希望你们刘氏宗亲经常相聚,团结友善,共同学习,一起走向灿烂的明天。



                                           

      刘文杰在讲话中,向大家一一介绍了代表团成员,说明了本次文化活动的三个主题,并对麻城的接待表示诚挚的感谢。双方进行了研讨交流。最后,会议重点围绕石棉铜河刘氏会长刘德嘉寻祖线索进行了讨论,刘明西在现场拿出了充分的历史文献证据,有力证明了刘德嘉迁川始祖迁川始祖刘绍世的生平事迹以及入川记载。他说,在此之前的两个多月时间中,他和文杰教授进行了充分讨论,找到了最新的证据后才确定下来。围绕刘绍世先祖的文献资料,刘文杰说:寻根问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并不简单,一定要对入川始祖名讳、时间、字辈、迁川前后的地名进行慎重的历史研究,才能做到有理有据,结果才会真正可信。他回顾说,3 月 1 日,曾委托刘明西开始查找石棉铜河几支刘氏的寻根线索;3 月 28 日半夜 11:36 分,明西忽然从微信上发来喜讯:“教授,刘德嘉秘书长的祖籍找到了,在孝感乡,与我们同宗,迁徙时间、年代、字辈、名号俱合,是孝感乡东公之后,后人很多。原谱我借来了,留着给你们对接!”双方就此进行了多次分析研究。“近日明西又找到了新的文献证据,充分说明这已经不是孤证,而是四五个证据在手。”

      刘德嘉听后万分激动地发表了感言,首先介绍了先祖的情况以及祖父刘万抚——抗战中将的光荣历史,最后哽咽流泪,表达了感激之情。刘德嘉的发言感动了在场的代表。




      孝感古风传今世   答谢麻城赠诗书当天下午,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带领代表团参观了洗脚河、孝感乡公所遗址、磨子场、乡都碑广场、孝感乡社区移民文化长廊等历史文化景观。晚上,全体人员来到了孝感乡都景区,并在篝火广场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迎晚会。



      晚霞近落,篝火将燃。孝感乡古法风俗仪式开始,四川代表团的刘朝伦、刘永恒、刘汉朝、刘文龙、刘中等分别代表各自地方的宗亲参加了六人点火古法祭祀仪式。熊熊燃烧的烈焰冉冉升腾,欢迎晚会拉开了序幕。



        刘自力会长首先登台致欢迎词,他说:

此次寻根祭祖活动,是我们相互联系、交往、心心相印的结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加强川楚二地同胞之间的亲情交流,让大家知道“我从哪里来?又要回到哪里?”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些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携手共进!让我们共同维护家族的荣耀和自信!让我们为我们的刘氏家族增光添彩,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


      紧接着,刘文杰上台致词,首先对湖北省麻城市孝感乡移民文化研究会、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专家、今晚表演艺术团表示感谢。他说:我们在母亲节这天来到了移民文化圣地麻城,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四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刘氏宗亲联谊会,感谢你们极为热忱的接待,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麻城人民热情好客的风气和优秀传统文化。众所周知,麻城孝感是中国移民文化的八大圣地之一,也是巴蜀人主要的寻根之地。三年过去了,我们再次来到麻城,充分感受到麻城精神。麻城人民的精神是什么?是八个字:忠勇,孝善,创新,奋进!这是麻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的“孝善”精神,正是移民文化的核心。今天,我们重温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的要义之一就是“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移民文化是麻城的优秀传统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麻城地区宝贵的文化产业资源。多年来,麻城移民文化得到了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认为,这完全符合习总书记文化思想。最后,我们四川赴麻城的所有代表,再次感谢麻城人民的热情接待!



      篝火映红夜空,映红了戏台。《腰鼓》《扇子舞》《花挑》《推车》等一系列非遗、乡剧、楚剧节目,把大家带入了古朴的孝感古风之中,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节目表演中,四川宗亲代表先后上台敬赠诗歌书法作品和礼物:刘文杰赋诗一首:孝感乡愁萦巴蜀,寻根问祖溯源头。柏子古塔护龙脉,炎黄子孙享福佑。此诗由著名书法家刘崇寿创作成书法作品,代表川刘会敬赠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研究会。同时,他向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赠送了新版的《天下一刘》。副会长刘朝伦代表川刘会,向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研究会敬赠《大竹刘氏族谱影集》。



      诗人刘汉朝登台赋词一首《行香子•岁月芳华》:先岁膺图,今岁蹊梦,思重逢,鬓已霜浓。心香一瓣,意蕊千重。应昔年结,昔年别,昔年容。弦歌流韵,年华染翰。

叹人生,行履如虹。乡愁月照,归梦春逢。

面一湾水,一故地,一根同。 

      此词由四川省书协会员、墨语天涯书院院长刘炬撰写书艺,代表汉文化委员会及麻城迁川世高公、庆三公后裔,敬赠湖北麻城汉刘文化中心。刘德嘉赋诗一首《题千年刘氏》:卯金刀氏现若何,千载流传典籍多;始祖驭龙非旷野,高宗逐鹿在大漠;东西两汉成道统,唐宋元明传宏波;一笔春秋书悍史,再唱慷慨大风歌。此诗由著名书法家刘崇寿撰写书艺,代表汉文化委员会及铜河刘氏宗亲联谊会敬赠湖北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晚会期间,刘德嘉还向刘自力会长、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赠送了铜河刘氏族谱和《刘万抚长成记》《遂宁刘氏族谱》等礼品。



      晚出结束,在场主宾登台,和艺术团演员合影,留下这难忘的美好回忆。



       回家祭祖联亲情   柏子古塔观龙脉伟人毛泽东曾说过:连祖先不知道,何谈爱国呢?习近平总书记也着力提倡家国情怀。寻根问祖、祭拜祖先,正是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六年前,刘文龙等赴麻城,找到了庆三公家族,此后他多次回家祭祖。三年前,刘汉朝等随川刘会赴麻城,找到了世高公家族。此次汉文化活动,庆三公、世高公迁川部分后裔一起同行回家,分别前往祖地祭拜祖先。14 日上午,活动分别进行:部分代表前往麻城汉刘研究会办公室查找寻根线索;其他人员前往刘明西家中。文杰和汉朝分别向世高公家族赠送了《天下一刘》和刘炬的书艺作品。刘明西带领刘汉朝等家族后人前往世高公祖墓举行了祭祖仪式。刘德嘉和后来到达的两位遂宁刘氏宗亲,分别和刘明西开展了对谱活动。




      “柏子古塔护龙脉,炎黄子孙享福佑。”当天下午,众人前往麻城著名的唐代古迹柏子塔参观。穿过九龙寺,独特的火山地貌呈现出九条龙脉的形状,千年柏子塔位于九龙之巅。走过的路上,石块泛起了显眼的金光,意义非同寻常。大家在塔前合影留念。



      一笔春秋书悍史    再唱慷慨大风歌晚上,四川刘氏宗亲联谊会在双赢酒店举办了答谢晚宴,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领导及全体四川赴麻城宗亲代表到场。铜河刘氏宗亲会带来了千年南酸枣仁酿成的好酒。晚宴上,文杰、朝伦、玉国共同代表川刘会以及所有赴麻城人员,向麻城移民文化研究会、麻城汉刘文化研究会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德嘉、文龙、汉朝、刘洪等先后表达了感谢之情。引吭高歌、诵《天下一刘》诗(参见附二)、武术表演……整个晚会热闹非凡,为此次寻根祭祖文化活动写下了一笔精彩的句号。




      15 日,部分代表结束了行程。铜河刘氏等继续和刘明西进行族谱对接。其余宗亲前往宋埠镇,学习参观刘文龙等庆三公家族的祭祖活动。祭祖活动结束后,众人来到庆三公祠堂参观,全国庆三公后裔联谊会会长刘大才、秘书长刘思清、副会长刘应权和刘仕波等亲自前来接待,介绍了祠堂历史情况。文杰和文龙分别向世高公家族赠送了《天下一刘》和刘炬的书艺作品。



      中午,   铜河刘氏宗亲五人赶到,大家在祠堂与全国庆三公联谊会领导共进麻城美餐。在文化活动期间,部分代表还参观了麻城周边著名的风景名胜,如五脑山景区的帝主庙、明代兵部尚书刘天河家庙,红安县明代朱元璋曾在此避难的吴氏大祠堂,李鹏总理之女李晓琳题字的杏花村景区及唐代杏花古刹,“柒业传家”等麻城明清代古村落,深度感受和领悟麻城古代文化风习。




面一       湾水  一故地  一根同部分宗亲代表带回了麻城祖地的水和故土。此次川鄂移民文化交流、寻根及祭祖活动,铜河刘氏一支成功寻到了入川先祖刘绍世。千里亲情一线,汉文化、孝文化意蕴浓浓,取得了圆满成功。



附一:四川赴麻城代表名单

刘文杰:川刘会副会长兼汉文化委员会主任,历史文化教授

刘朝伦:川刘会副会长,四川大竹刘氏宗亲联谊会执行会长,原大竹县电视台领导

刘玉国:川刘会副会长,四川邻水县姓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永恒:四川邻水刘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刘德嘉:四川铜河刘氏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木塑专委会秘书长、教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洪:四川铜河刘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兼总执事、原中共石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石棉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雅安市史志专家库成员

军:四川铜河刘氏宗亲联谊会执事、四川甘孜州九龙天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刘建奇:四川铜河刘氏宗亲联谊会执事

中:四川铜河刘氏宗亲联谊会执事

亿:四川散文学会会员,麻城迁富顺刘氏后裔

刘文龙:川刘会族谱委员会副主任,庆三派统公后裔联谊会会长

刘文武:庆三派统公后裔联谊会副会长

刘成多:庆三派统公后裔

刘成涛:庆三派统公后裔

冯德容:庆三派统公后裔

刘汉朝:世高公迁川后裔都江堰召集人,著名诗人,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

刘永强:世高公迁川后裔,四川都江堰市群众文化艺术协会会长,成都欣锋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附二:刘汉朝诗《天下一刘》

一提到宗亲

心里就泛起淡淡的幽香

天下一刘

一个名词 就是一道闪金的华匾

一个动词 就是一袭淡氲的乡愁

以一种清丽温暖香韵的格调

贯穿你写意悠扬构画的谋篇


远处响起的音乐声

跳跃在典雅和古朴之间

她似芒砀千年的惊雷

又似高祖斩蛇的应运好似时垂节迴

一阳始生

又似梅花绽放

凌寒抖春情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乐色中微微荡漾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朵乡愁昨日的忧伤

谁又为我添件亲情温馨的新裳

落在身傍的雅韵

流淌着云水禅心的香蕴

一脉传承的亲情

抚落了岁月腼腆的陈迹

血亲之谊

乡愁之梦

虽历久远

初心不变

仍期待每时赏心的遇见


其实有多少壮丽多少风雨

就会有多少风情和不凡的传奇

你是唐诗里深红的晕染

亦是宋词中丹青的艳绾

色彩与香韵带给你

很多史实的风情

邂逅多少难忘的浪漫

收获许多亲情的温馨

一定还会有不少赏心的遇见

我纵然不是诗人






上一篇:感谢信